新闻资讯
为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山东省广饶县启动了全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项目,并列入2018年重点工程。
环境监测就是运用化学、物理、生物、医学、遥测、遥感、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手段监视、测定、监控反映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各种标志数据,从而对环境质量作出综合评价的学科。
既包括对化学污染物的检测和对物理(能量)因子如噪声、振动、热能、电磁辐射和放射性等污染的监测;又包括对生物因环境质量变化所发出的各种反映和信息测试的生物监测,以及对区域群落、种群迁移变化进行观测的生态监测等。
据悉,山东广饶县将建立涵盖大气、水、噪声等环境要素、全县统一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健全重点污染源监测网络,加强生态监测系统建设和应用,提高环境监测综合实验室监测分析能力。加快实现全县生态环境监测信息集成共享,汇集多部门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数据,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发布和数据共享机制。
同时,提高生态环境风险预警及应对能力,加强空气质量、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等监测预警预报。提升重点污染源和工业园区自动监测和预警水平。提高生态环境风险监测评估与预警能力,完善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与监管联动机制,根据污染物排放和自动报警信息快速响应,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与执fa同步。发挥监测数据对环境监管的作用,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管。
生态系统监测方法采用遥感监测技术,其技术方法步骤主要包括遥感数据获取、遥感影像处理、遥感影像解译、地面核查和建立生态系统遥感监测数据库。
在生物群落监测方面,《规范》将山东省生物群落分为陆地生物群落、水生生物群落和海洋生物群落等3种主要类型。陆地生物群落监测方法主要包括样方法、样线法和访问调查法;水生生物群落监测和海洋生物群落监测采用实验室分析法。
在污染生态监测方面,以SO2为例,《规范》选用树生苔藓、地衣和紫花苜蓿作为SO2反应指示生物,选用垂柳和加拿大杨作为SO2污染累积指示生物,选用鲤鱼、鲫鱼和鲢鱼作为水环境污染累积指示生物。
通过生物伤害指数法和生物污染指数法判断生物伤害度指数和生物污染指数的特征,并将污染生态状况划分为4类,即、轻污染、中污染和重污染。
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主要是指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主要包括交通运输、矿产资源开采、油田及输油气管线开发等建设项目。建设项目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包括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资源减少或质量下降,生态格局与生态功能变化,景观变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因此,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中应将环境污染监测作为工作的重点。